没有樱花,古时候春天都赏啥?

好文推荐1 2701阅读模式

春天宜看花、看诗、看风月,看姑娘逐渐露出脚踝、小腿和大腿(划掉)。

好吧,又一年春天来了,不论是武汉的武汉大学,还是北京的玉渊潭公园,游客都制造出春运般的景象,让你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只能看后脑勺。

明明不是中国的特产,看樱花反倒成了春天的盛事,不要说还有大批专门跑到日本看樱花的。

没有樱花,古时候春天都赏啥?

唐朝:买花就像买名牌

秦汉时代,虽然皇家有宫廷,充满奇花异草,但是真正的民间赏花风潮还没有发展起来,一直到唐代,才出现比较成熟的花卉业。

在牡丹成名之前,芍药就已经火了。有一种说法是,牡丹是从芍药嫁接演变而来,而且一锤定音的那个人就是武则天,每到花季都要举行庆典活动。唐穆宗也是个花痴,为了好好把玩花的香味,经常“以重顶帐蒙蔽栏槛,置惜春御史掌之”,而他本人就醉卧花丛里。

最初,牡丹只存在于唐朝宫闱之中,因稀少而珍贵。富贵如杨国忠,得赐几株牡丹后也要捧着供着。

不过,随着文人士子、僧侣迁客把牡丹带出长安,浙江、四川就都有了牡丹的影子,变得越来越普遍,歌颂牡丹的诗也从唐玄宗时期的6首增加到唐宪宗时期的100多首,而且歌颂的对象大多是寺庙和普通老百姓家里的牡丹花,一时间赏花流行起来。

“长安侠少,每至春时结朋联党,各置矮马,饰以锦鞯金,并辔于花树下往来,使仆从执酒皿而随之,遇好囿则驻马而饮。”

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春游。

当时的花农已经基本不用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了,闲着没事儿去深山里采采花,担到王侯富贵人家门口转悠转悠,养家糊口的钱就来了。《酉阳杂俎》中记载:“洛中鬻花木者,言嵩山深处有碧色玫瑰,而今亡矣。”可见当时的花卉猎人有多疯狂。

唐朝人买花有两途径:去花市挑或者在家坐等快递上门,当然后者一般是土豪的做派。

当时最出名花市大概是长安的牡丹花市。计算价格主要看花朵的数量,“灼灼百朵花,戋戋五束素”,在数量之外还要根据颜色分出高低,也就是来鹄写的“紫艳红苞价不同,匝街罗列起香风”。要是文人墨客没夸张的话,当时一丛雅致的花能抵上十户中等人家的赋税,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这么贵的花,买来干啥?

攀比呀!你以为古代人就没有虚荣心,就不会投资名牌吗?而且,人家投资的是随着时间流逝必然凋零的花,比买能用很久的爱马仕厉害多了。

要知道,萌芽于东汉末期的士族门阀制度经历了魏晋时期的极盛,到唐代开始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原本被士族鄙视的庶族地主。穷人乍富,难免要在撑场面摆身份这种事情上费点心思。

比如,《开元天宝遗事十种》“移春槛”一条记载:杨国忠子弟,每春至之时,求名花异木植于槛中,以板为底,以木为轮,使人牵之自转。所至之处,槛在目前,而使即观赏,目之为移春槛。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做花车,就为了溜着花儿地观赏,也真是没谁了。

女同志们也毫不逊色,掷千金买花当发饰,眼睛都不眨一下。

《开元天宝遗事》中说:“长安仕女,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苑中,以借春时也。”

没有樱花,古时候春天都赏啥?

△簪花仕女图

画面大概和如今人们虔诚地买开过光的手串儿差不多。

宋朝:戴对了花可以当宰相的朝代

宋朝人对花卉给予了更多的热情,牡丹依然最受追捧,芍药开始追评局面,同时素馨、茉莉、山丹、瑞香、含笑、麝香也挤进人们的视野。

这还不够,宋廷还命令各海港购买海外的奇花异草,输送到都城。每到春暖花开,皇帝就要和大臣们一起赏玩,赏花时君臣唱和,宋朝文集中有不少诗都是这么作出来的。

比如宋徽宗就有一首著名的赏花诗:

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

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

总而言之,流行的继续流行,不流行的也开始流行。

比如,簪花。

与唐朝姑娘们戴花比美不同,宋代不仅妇女戴花,男人特别是士大夫也戴花;举行盛大集会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也会戴花,不过大多是罗绢做成的假花。根据场合不同,戴花的规矩也不一样。“生辰大燕遇大辽人使在庭,则内用绢帛花……春秋二燕则用罗帛花……凡对御则用滴粉缕金花……”

每种花具体长啥样我不知道,不过既然这么流行应该很好看。

关于戴花,还有一个很诡异的故事。

话说当年韩琦去扬州做知州,州衙的花园里有四朵很神奇的芍药花,不仅长得大、色泽鲜艳,花边儿还是金色的。老人说,这种花几十年才能见一次。韩琦一听,开心死了,立即下令在花园中摆宴庆贺。

当时在韩琦以下,还有通盘王珪和签判王安石,这三个人都是大V。大家一合计,既然这花这么神奇,他们三个一人一朵得了……可是还多了一朵怎么办?

就在此时,有人通报:大名士陈升之赴任途经此处!

这下好了,第四朵花有主儿了。几个人欢天喜地地办完了party。

后来,韩琦、王珪、王安石和陈升之四位都做了宰相。

不管这是不是真的,宋代人的花卉业比唐代更发达了就是了。不仅发展出了著名的花卉产区,比如洛阳、彭州的牡丹、扬州的芍药、成都碧鸡坊的海棠,还总结出了 “百花皆可接的”的技能:茄根接上牡丹,就能在夏天开出紫色的花朵,桃枝接上梅花,就能让人们在严冬产生春天来临的错觉,如果把莲子放在靛色的罐子里,年年培育就能开出碧色的荷花,如果改用栀子花的水来浇灌的话,荷花就会是黄色的……

的确挺厉害,只是,壹读君怎么看怎么不放心。

明清:花是朋友、是陌生人、是情人,就是不是花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的花卉业更成熟,云南这片后花园也被开发出来,1900年前后还往国外输出不少。

不过,觉得最有趣的并不是他们怎么戴花、比美、开party,而是那群不矫情到死不痛快的江南士大夫。

自明以来,朝廷经常给江南士大夫穿小鞋,明朝中后期,朝廷党争激烈,文人的生活更不好过。到清朝,文字狱、科场案、奏销案也是接二连三,导致民间流出“探花不值一文钱”的感慨。

满肚子的墨水闲着没事儿干,咋办?

开专栏呗!

于是,花卉作为文人雅士彰显身份的重要工具,硬生生被逼出了“人格”。

比如,清初戏剧家李渔是这么说的:“春花肖美人,秋花更肖美人;春花肖美人之已嫁者,秋花肖美人之待年者;春花肖美人之绰约可爱者,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所以黛玉是地下水、宝钗是自来水?

除了对着鲜花意淫的,还有和鲜花交朋友的。

世人都说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有个叫张潮的不同意,他觉得玉兰花相当于花中伯夷,葵花相当于伊尹,莲花则是柳下惠,这几种花怎么也不比四君子差。

袁宏道更激进,他觉得把海棠、牡丹一类的名花和路边野花混在一起简直就是对名花的侮辱,这就像让倾城美人和普通姬妾坐一个轿子,把旷世奇才和庸夫俗子统一而论,不可理喻嘛……只要上过小学语文课的都知道,这明明是在说自己。

《花谱》里说:牡丹是贵客,梅花是清客,兰花为幽客,桃花是妖客,杏花为艳客,莲花为溪客……曼陀是心客,孤灯是穷客,棠梨是鬼客,茉莉为远客,芍药则是近客。就不明白了,人家开得好好儿的,怎么招你惹你了?不过,把生活期望寄托在风花雪月上,营造一种悠闲雅致的文化,也算是在门口挂了一张“爷很忙,跪舔和搬砖的事还是留给你们做”的告示。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6年3月30日 12:18: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angkj.com/hao-wen-tui-jian/201603608.html
评论  1  访客  0  作者  1
    • 王会计

      《花谱》里说:牡丹是贵客,梅花是清客,兰花为幽客,桃花是妖客,杏花为艳客,莲花为溪客……曼陀是心客,孤灯是穷客,棠梨是鬼客,茉莉为远客,芍药则是近客。就不明白了,人家开得好好儿的,怎么招你惹你了?不过,把生活期望寄托在风花雪月上,营造一种悠闲雅致的文化,也算是在门口挂了一张“爷很忙,跪舔和搬砖的事还是留给你们做”的告示。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