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

中级会计 帐务技巧评论229阅读模式

一、内部权益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二、内部应收应付帐款及坏帐准备的抵销
三、内部债权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四、内部销售收入及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五、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
第三部分 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及技巧
一、抵销分录如何登入工作底稿
二、合并数的计算
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
一、内部权益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一)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抵销分录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并价差     (借或贷、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权%)
合并价差
(1)产生原因:由于母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通过第三者取得子公司股份,支付给第三者的价款高于或低于发行该股份的发行价。
(2)合并价差的计算
合并价差=母公司内部权益性投资-被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资比例=股权投资差额。
(3)报表列示:合并价差属于“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调整项目,在合并报表中应单独列示于“长期股权投资”项下。
少数股东权益
(1)含义: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的权益,表示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
(2)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母公司在子公司投资比例)
(3)报表列示:在“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之间单列一类反映。
【例1】母公司拥有子公司80%的股份,年末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帐面值为28000元,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如下:实收资本 26000元、资本公积4000元、盈余公积2000元、未分配利润1000元。
借:实收资本 26000
资本公积    4000
盈余公积     2000
未分配利润    1000
合并价差     1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8000
少数股东权益 6600
(二)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抵销
1、抵销原理

(1)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已包括在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本期收益,合并报表实质上是将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还原为收入、成本费用处理,那么必须将对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予以抵销。
(2)因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子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已包括在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及期初未分配利润(或其他所有者权益)帐上,应予抵销。
(3)由于合并利润分配表是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反映对母公司股东的利润分配情况,而子公司的利润在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及利润分配中已有所反映,因此子公司的利润分配各项目数额必须予以抵销。
2、抵销分录及公式
∵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本期已分配利润+子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润
∴抵销分录:
借:投资收益       (子公司本年净利润×母公司投资%)
少数股东损益    (子公司本年净利润×(1-母%))
年初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    (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数)
应付利润      (子公司应付利润数)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尚未分配利润数)
说明:
(1)期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在子公司的利润分配表中找。
(2)“投资收益”有二个来源
A、在子公司“投资收益-对××子公司”项目中找。
B、计算得出。
盈余公积的调整
(1)原理
A、通过上述抵销分录,已将子公司本期计提的盈余公积全部冲销,但依据我国《公司法》有关规定,盈余公积由单个公司按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计提。
B、通过调整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分录后,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盈余公积”项目反映母公司盈余公积帐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中所占的份额。
同时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了母公司盈余公积帐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中所占的份额。
C、调整分录相当于将母公司一部分未分配利润转作盈余公积,而不是将子公司未分配利润转作盈余公积,因为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已全部被抵销了。
(2)调整分录
A、调整当期盈余公积
借: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子公司当年提取盈余公积数×母%)
B、调整以前年度盈余公积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到上年止子公司累计提取盈余公积数×母%)
(三)内部权益性投资和投资收益的抵销的综合举例
【例2】×1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A子公司投资“期初帐面值为45000元,占A公司80%的股份,A公司期初帐面值如下:实收资本35000元、资本公积15000元,当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1000元,应付股东利润2000元。
×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1000元,应付股东利润2000元。
×1年:
① 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     35000
资本公积   15000
盈余公积      1000
未分配利润    7000
合并价差    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1400
少数股东权益     11600
说明:
A、“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45000+(10000×80%)-(2000×80%)=51400元。
B、“盈余公积”期末数=1000元。 (子公司)
C、“未分配利润”期末数=10000-1000-2000=7000元。
D、少数股东权益=(35000+15000)×(1-80%)+(10000×20%)-(2000×20%)=11600元。
E、合并价差=(51400+11600)-(35000+15000+1000+7000)=5000元。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② 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8000
少数股东损益   2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0
应付利润    2000
未分配利润   7000
③ 调整提取盈余公积
借:提取盈余公积        800
贷:盈余公积          800
注意: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数×母公司投资比例。

×2年
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      35000
资本公积      15000
盈余公积       2000
未分配利润    14000
合并价差     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7800
少数股东权益   13200
说明:
A、“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51400+(10000×80%)-(2000×80%)=57800元。
B、“盈余公积”期末数=1000+1000=2000元。(子公司)
C、“未分配利润”期末数=7000+(10000-2000-2000)=14000元。
D、少数股东权益= 11600+10000×(1-80%)-(2000×20%)=13200元。
E、合并价差=(57800+13200)-(35000+15000+2000+14000)=5000元。
② 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7000
投资收益     8000
少数股东损益   2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0
应付利润      2000
未分配利润    14000
③ 调整提取盈余公积

借:提取盈余公积 800
贷:盈余公积 800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800
贷:盈余公积 800
特别注意:
A、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数×母公司投资比例。
B、调整以前年度盈余公积不要忘记。

二、内部应收应付帐款及坏帐准备的抵销
(一)内部应收应付帐款的抵销
借:应付帐款
贷:应收帐款
说明:这笔业务在以后年度无须编制递延抵销分录。
(二)坏帐准备的抵销
借:坏帐准备 (期末内部应收帐款计提的坏帐准备余额)
贷:管理费用 (借或贷、差额)
年初未分配利润 (期初内部应收帐款计坏帐准备余额)
说明:本抵销分录公式适用于当年及以前年度坏帐准备的抵销。

【例3】某集团公司自1991年开始用备抵法核算坏帐,且1991-1994年间内部未发生坏帐,有关资料如下:
年份 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 计提坏帐比例
1991    10000       5‰
1992    15000       5‰
1993    10000       3‰
1994    12000       3‰
1991年:
借:坏帐准备 50
贷:管理费用 501992年:
借:坏帐准备 7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50
管理费用 25
说明: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5000×5‰=75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0000×5‰=50元
管理费用为轧差数=75-50=25元。
1993年:
借:坏帐准备 30
管理费用 4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75
说明: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0000×3‰=30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5000×5‰=75元
管理费用为轧差数=75-30=45元。
1994年
借:坏帐准备 36
管理费用 6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0
说明: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2000×3‰=36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0000×3‰=30元
管理费用为轧差数=36-30=6元。
(三)其他债权债务的抵销
1、内部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的抵销
借:应付票据
贷:应收票据
2、内部预付帐款与预收帐款的抵销
借:预收帐款
贷:预付帐款

3、内部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的抵销
借:应付股利
贷:应收股利
4、内部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的抵销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应收款
注意:以上抵销分录每年年末应根据各帐户余额编制,并非只编制发生当年。

三、内部债权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一)抵销分录
1、溢价发行及购买债券的抵销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债券溢价   (未摊销溢价)
-应计利息
合并价差  (借或贷)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面值+未摊销溢价)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历年利息累计数)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2、折价发行及购买债券的抵销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合并价差 (借或贷)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面值-未摊销溢价)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历年利息累计数)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未摊销折价)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二)综合举例
【例4】A公司为母公司,B公司系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91年初子公司发行五年期、票面利率为1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500万元,发行价为525万元,母公司于1991年初购买其中40%债券,母子公司均按直线法摊销溢价及年末计息摊销。要求编制1991年及1992年的抵销分录。
1991年: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债券溢价  8
-应计利息 3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208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30
借:投资收益 28
贷:财务费用 28

说明:
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债券溢价=未摊销的溢价=(25-25÷5)×40%=8万元。
应计利息=500×15%×40%=30万元。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500×40%+8=208万元。
投资收益=30-(25÷5×40%)=28万元。
1992年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债券溢价  6
-应计利息 6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206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60
借:投资收益 28
贷:财务费用 28
说明:
A、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B、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25-25÷5×2)×40%=6万元。
C、应计利息=500×15%×40%×2=60万元。
D、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500×40%+6=206万元。
E、投资收益=30-(25÷5×40%)=28万元。
【例5】续上例,如母公司在1993年初以278万元的价格购买子公司发行的债券40%,要求编制1993年的抵销分录。(母公司仅持有子公司债券40%)
分析:
母公司会计核算如下:
①购买债券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200
-债券溢价 18
-应计利息 60
贷:银行存款 278
年末计息摊销
借: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3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 6
投资收益      24
因此1993年抵销分录为: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债券溢价  4
-应计利息 90
合并价差 8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  200
-债券溢价 12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90
借:投资收益 24
贷:财务费用 24
说明:
A、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B、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25-25÷5×3)×40%=4万元。
C、应计利息=500×15%×40%×3=90万元。
D、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E、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18-18÷3)×40%=12万元
投资收益=30-18÷3=24万元。
上述计算有关难点概念的理解:
合并报表编制的实质是在母子公司汇总报表基础上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
那么,那些交易事项需要抵销呢?凡集团内部企业间发生的交易均需抵销,对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这些交易进仅仅是内部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的划拨,而并非是企业间的真正交易,即通过抵销分录予以扣除。
而集团内企业与外部企业发生的交易则不须抵销,对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这些交易才是集团对外的真正交易,仍应保留在合并报表中。
例5就是以上理论的简单灵活应用。
对于发行公司(子公司)来说,它需抵销的是债券面值200万元、未摊销溢价4万元(必须按子公司发行价与面值的差额除以债券存续年限计算)及应计利息90万元。
对于购买公司(母公司)来说,它需抵销的是债券面值200万元、未摊销溢价12万元(必须按母公司购买价与面值及应计利息的差额除以债券存续年限计算,即总溢价为278-200-200×15%×2=18万元,1993年摊销6万元,则剩余未摊销溢价为12万元)及应计利息90万元。
上述母子公司抵销的差额即合并价差8万元。随着各公司对债券溢价的摊销,合并价差的金额也逐渐减小,1994年末为4万元,1995年末为0万元。
子公司发行债券支付当年利息30万元,(仅指母公司购买的40%部分,下同)而母公司购买债券仅获得投资收益24万元,那么应抵销多少投资收益与财务费用呢?该集团公司使用这笔200万元资金,子公司使用花费了30万元,而母公司投资仅获得24万元的收益,对于集团公司来说还是花费了6万元,这部分费用是不能抵销的,因为它是整个集团的费用,因此只能抵销24万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子公司所使用的资金系母公司投资所得,若直接投资对于集团公司来说不应花费任何费用,而本例中母公司是从市场上(即第三者处)以高于子公司帐面值的价格购得该债券投资于子公司,那么,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每年使用这笔资金所花费得6万元是支付给第三者的。                                                     四、内部销售收入及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一)抵销分录公式
本期购入,全部未售出
借:产品销售收入   (销货方的内部售价)
贷:产品销售成本  (销货方的销售成本)
存    货  (购货方未实现的内部毛利)
本期购入,全部售出
借:产品销售收入 (销货方的内部售价)

贷:产品销售成本  (销货方的销售成本)
上期购入,本期全部已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产品销售成本  (上期购货方的内部毛利)
上期购入,本期全部未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存     货  (上期购货方的内部毛利)
说明:部分售出、部分未售出只要在以上各笔分录中乘以百分比即可.例如出售60%,即在本期购入,全部已售出分录中乘以60%;在本期购入,全部未售出分录中乘以40%即可。具体应用详见举例。
(二)综合举例
【例5】母公司将成本800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售价1000元,子公司当期出售其中的60%,售价72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 6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0
说明:若全部售出应抵销主营业务收入1000元,而现在售出其中60%,则抵销主营业务收入1000×60%=60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 4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20
存 货 80
说明:若全部未售出应抵销主营业务收入1000元、主营业务成本800元、存货=1000-800=200元,而现在其中40%未售出,则抵销主营业务收入1000×40%=600元、主营业务成本=800×40%=320元、存货=(1000-800)×40%=80元。
也可以合并编制以下抵销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920
存 货 80
说明:对以上分录的理解体现了内部销售收入及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抵销的原理。
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内部销售所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并非集团公司真正的收入,它的实质是存货在集团公司内部的转移,集团公司并不因存货的转移而增加收入。同时由于内部销售也虚增了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因此必须予以全部抵销。
但若集团公司内购入单位实现了全部(或部分)对集团公司外销售,则它所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才是集团公司真正的收入。而它的主营业务成本并非该集团公司真正的成本,这批存货对外销售的真正成本应为集团公司内部销售时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结合例5作进一步讲解:
合并报表编制的实质是在母子公司汇总报表基础上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

例5中母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合计(仅指内部销售部分,以下主营业务成本及存货同)=1000+720=1720元,而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真正的主营业务收入应为720元,则须抵销1000元,即借记主营业务收入1000元。

母子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合计=800+1000×60%=1400元,而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真正的主营业务成本应=800×60%=480元,则须抵销920元,即贷记主营业务成本920元。
若集团公司内部所购存货全部未对外销售,则存货资金占用也虚增了一部分内部未实现的销售毛利。
对于上述概念的理解我们结合例5的讲解来解释。
合并报表编制的实质是在母子公司汇总报表基础上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
例5中销售公司的存货为0,购入公司的存货=1000-600=400元, 二者相加为400元。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40%的存货只是发生了存放地点的转移,并不因此增加存货资金的占用。而这部分存货真正资金的占用应=800×40%=320元,因此须抵销存货=400-320=80元,即贷记存货80元。
抵销存货的金额应为内部未实现的销售毛利。在例5中,母公司的销售毛利率=(1000-800)÷1000=20%,而子公司未销售的存货金额为400元,即内部未实现的销售毛利=400×20%=80元。
【例6】母公司上期从子公司购入存货1000元,全部未销售,本期又购入1000元,子公司的内部销售毛利率为20%,本期母公司将上期购入的存货全部售出,本期购入存货售出30%。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
说明:
①上期购入存货本期全部销售应抵销上期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
合并报表编制的实质是在母子公司汇总报表基础上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在第二年仍是根据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汇总后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对于上期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已通过期末结转未分配利润中,那么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已不存在,也不须抵销。本期只须抵销上期末未分配利润即本期初未分配利润。在例6中应抵销上期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1000×20%=200元,即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200元。
②上期购入存货本期全部销售还应抵销虚增的主营业务成本。
根据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集团公司内购入单位实现了全部(或部分)对集团公司外销售,则它所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才是集团公司真正的收入。而它的主营业务成本并非该集团公司真正的成本,这批存货对外销售的真正成本应为集团公司内部销售时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因此,当期对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无须抵销,而对其虚增的主营业务成本应予以抵销。在例6中应抵销的主营业务成本=集团公司内购买公司销货成本-集团公司内销售公司销货成本=1000-800=200元,即贷记主营业务成本200元。对于上述说明可能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对于上期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已通过期末结转未分配利润中”这段论述是乎遗漏了“所得税”这一重要因素,同时也提出了所得税是否要抵销的问题。
根据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对外销售所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才是集团公司真正的收入。同时对集团公司外的企业或单位花费的成本、费用才是集团公司真正的成本、费用。上例中集团公司内销售公司实现内部销售,虽然未对外销售,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并未实现销售利润,但按税法规定:该公司实现销售应缴纳流转税、所得税。这部分税金是向集团公司外的税务机关缴纳的,应视为集团公司的费用,在合并过程中不应予以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860
存 货 140
【例7】母公司上期从子公司购入存货1000元,子公司内部销售毛利率为20%,本期母公司对外销售其中得70%。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40
存 货 60
说明:
①上期购入存货本期无论是否对外销售均应抵销上期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
合并报表编制的实质是在母子公司汇总报表基础上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在第二年仍是根据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汇总后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对于上期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已通过期末结转未分配利润中,那么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已不存在,也不须抵销。本期只须抵销上期末未分配利润即本期初未分配利润。在例6中应抵销上期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1000×20%=200元,即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200元。
若本期购买公司对外实现销售,实现了集团公司真正的利润,它是无须抵销的,而上期销售公司实现的内部销售毛利已隐含在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应予以抵销(对应抵销项目为主营业务成本)。若全部未对外销售,上期销售公司实现的内部销售毛利也隐含在期初未分配利润中,也应予以抵销(对应抵销项目为存货)。
②对于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抵销的原理同上。
【例8】母公司1991年购入子公司存货1000元,子公司内部销售毛利率为20%,当年母公司售出其中的60%。1992年母公司又购入子公司存货2000元,子公司内部销售毛利率为25%,假定母公司对存货计价采用个别认定法,当年售出上期结存存货的70%,本期购入存货的50%。
1991年
借:主营业务收 1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920
存 货 80
1992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8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6
存 货 24
说明:
期初未分配利润=1000×20%×(1-60%)=80元。
②主营业务成本=80-24=56元=1000×20%×(1-60%)×70%=56元。

③存货=1000×20%×(1-60%)×(1-70%)=24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750
存 货 250
五、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
(一)集团公司内部企业将自身使用的固定资产变卖给集团公司内的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借: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原值说明:这种情况一般不经常发生,且数额不大,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不进行抵销。
(二)集团公司内部企业将自身使用的固定资产变卖给集团公司内的其他企业作为普通存货。
这种情况极少发生,根据重要性原则,不必作抵销处理。
(三)集团公司内部企业将自身生产的存货销售给集团公司内的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固定资产交易当期的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固定资产企业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固定资产企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值 (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
借:累计折旧 (当年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说明:若购买企业当期出售该固定资产,应编制以下抵销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外收入【例9】母公司1995年2月2日从其拥有80%股份的子公司购入固定资产(子公司作为存货销售),售价120万元,子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30%,母公司支付货款120万元、增值税20.4万元、运杂费1万元、保险费0.6万元调试安装费8万元,于1995年5月20日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母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用于行政管理,使用年限3年,净残值率4%(内部利润抵销不包括净残值)。要求:
计算母公司固定资产入帐价值。
计算母公司每月应计提的折旧。
编制1995年抵销分录。
解:
母公司固定资产入帐价值=120+20.4+1+0.6+8=150万元。
母公司每月应计提的折旧=150×(1-4%)÷(3×12)=4万元。
抵销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120
贷:主营业务成本 84
固定资产原值 36 借:累计折旧 7
贷:管理费用 7
说明:
购入企业的固定资产入帐价值=集团公司销售存货企业售价+该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运输、保险、安装费。
每月多提折旧=内部销售毛利÷(年数×12)。上例中每月多提折旧=120×30%÷(3×12)=1万元。根据“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的有关规定,1995年母公司从6月份开始计提折旧,共7个月,因此抵销多提折旧7万元。
增值税、运输、保险、安装费对每月多提折旧无影响。集团公司发生这笔业务的实质是:自制自建固定资产。销售企业若将该存货自用,也应包含增值税(税法规定企业自产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视同销售计税)和运输、保险、安装费。因此增值税、运输、保险、安装费对每月多提折旧无影响,无须抵销。
从另一角度来看,增值税、运输、保险、安装费均支付给集团公司外的单位或企业,根据合并报表基本理论也不应予以抵销。
固定资产使用期的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交易当期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抵销当年多计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借:累计折旧 (以前年度累计多计提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例10】续例9,要求:编制1996、1997年度抵销分录。
1996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36
贷:固定资产原价 36
借:累计折旧 12
贷:管理费用 12
借:累计折旧 7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7
1997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36
贷:固定资产原价 36
借:累计折旧 12
贷:管理费用 12
借:累计折旧 19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19

说明:

合并报表编制的实质是在母子公司汇总报表基础上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在第二年仍是根据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汇总后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对于上期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已通过期末结转未分配利润中,那么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已不存在,也不须抵销。本期只须抵销上期末未分配利润即本期初未分配利润。在例10中应抵销上期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120×30%=36万元,即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36万元。
同理,对于累计折旧当期多计提的要抵销,以前各期多计提的也要抵销。 由合并报表编制原理可知:在第二年或以后各年中仍是根据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汇总后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因此在第二年或以后各年中以前年度抵销的累计折旧在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中是不反映的,所以我们还是应抵销以前年度多计提的折旧。在例10中的1997年应抵销以前年度多计提的折旧=7+12=19万元,即借记累计折旧19万元。
同理,对于以前各期多计提的管理费用也要抵销。由于销售公司已将以前各期的管理费用结转至其末未分配利润即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因此,还需抵销期初未分配利润。在例10中的1997年应抵销以前年度多计提的管理费用即期初未分配利润=7+12=19万元,即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19万元。
3、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清理时的抵销(抵销分录与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相同)
正 常 使 用 期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借:累计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在 用 期 满 清 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外收支
借:营业外收入支
贷:管理费用
借:营业外收支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说明:
由于固定资产实体已不存在,故资产负债表帐已不能使用了,因此用营业外收支来替换。
抵销分录是根据工作底稿而设计的,它所处理的是报表项目而并非会计帐户,因此抵销分录中出现“固定资产原值”、“营业外收支”等抵销项目。
当期多计提的折旧仍应抵销。
在用期满的三笔抵销分录可合并为一笔即: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管理费用以上合并分录将通过例11加以理解。
【例11】1990年12月母公司将成本24000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作为固定资产,并于当年底投入使用。母公司的售价为30000元,子公司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期限3年,期满报废。
1991年:
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4000
固定资产原值 6000
借:累计折旧 2000
贷:管理费用 2000
1992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60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6000
借:累计折旧 2000
贷:管理费用 2000
借:累计折旧 2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0
1993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6000
贷:营业外收支 6000 借:营业外收支 2000
贷:管理费用 2000
借:营业外收支 4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4000
上述三笔分录合并,可编制以下一笔分录: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0
贷:管理费用 2000
4、固定资产超期使用的抵销(1)超龄使用
正 常 使 用 期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借:累计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超 龄 使 用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说明: ①因为超龄使用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所以比正常使用时少一笔抵销分录。 ②超龄使用,由于固定资产仍存在,不须用营业外收支项目代替资产负债表项目。
(2)超龄使用期满报废
超 龄 使 用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超龄使用期满报废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外收支
借:营业外收支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说明:
由于固定资产实体已不存在,故资产负债表帐已不能使用了,因此用营业外收支来替换。
实际上超龄使用期满报废不须编制抵销分录:
A、由于固定资产已清理,因此不存在内部销售毛利的抵销问题。
B、由于超龄使用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不存在当期多提折旧的抵销问题。
C、由于固定资产已清理,因此不存在以前年度多提折旧的抵销问题。
5、提前报废的抵销
正 常 使 用 期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借:累计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提 前 报 废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外收支
借:营业外收支
贷:管理费用
借:营业外收支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说明:
当固定资产清理为净收益时用“营业外收入”项目,为净损失时用“营业外支出”项目。(与教材写法相一致)
在编制抵销分录时也可直接用“营业外收支”项目。因为抵销分录是根据工作底稿而设计的,它所处理的是报表项目而并非会计帐户,在资产负债表中仅有“营业外收支”项目,所以可不必细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例12】1990年12月母公司将成本7000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作为固定资产,并于当年底投入使用。母公司的售价为10000元,子公司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期限5年,第四年末提前报废,清理净收入1500元。
要求:编制清理期抵销分录。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3000
贷:营业外支出 3000
借:营业外支出 600
贷:管理费用 600
借:营业外支出 18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1800

 

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企业会计制度第158条规定:“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合营企业合并在内,并按照比例合并方法对合并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予以合并”。该规定指出了合并合营企业会计报表的方法——“比例合并法”。“比例合并法”是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中推荐的一种方法,在我国会计界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笔者就企业合营的形式及“比例合并法”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一、企业合营的形式

1、共同控制经营

共同控制经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营者结合其经营活动、资源和专长,来共同控制、推销和发售某一特定的产品,而不是建立一个合营实体或是与合营者本身分开的财务机构。合营者各自筹集自己的资金,承担自己的负债和发生的费用,并且按合营合同中规定,对销售共同产品的收入和共同发生的费用在合营者之间分配。

共同控制经营中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都列入合营者各自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合营本身除登记共同产品的销售收入及共同费用并最终分配给合营者外,无需设置单独的会计记录,也不必编制单独的对外财务报表。为了评价合营的业绩,合营者往往为合营项目编制内部使用的管理会计报表。因此,共同控制经营的企业合营没有产生新的会计方法问题,如果合营者是一母公司而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共同控制经营中的权益也就随合营者的个别报表反映在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中。

2、共同控制资产

共同控制资产是合营者共同控制并且往往是共同拥有一项或多项资产,提供或购置这些资产是为了供合营所用,并为合营者获取收益。每个合营者可以分享这些资产的产出,负担所发生费用的约定份额。这种合营不涉及建立一个合营实体或与合营者分开的财务机构。

共同控制的资产及其相关的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都列入合营者各自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合营本身设置的会计记录只限于共同发生的费用,最终按约定的比例分配给合营者各自承担,无需编制单独的对外财务报表。为了评价合营的业绩,合营者往往为合营项目编制内部使用的管理会计报表。因此,共同控制资产的企业合营也没有产生新的会计方法问题,如果合营者是一母公司而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共同控制资产中的权益也就随合营者的个别报表反映在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中。

3、共同控制实体

共同控制实体是涉及建立公司、合伙或其他实体的合营,每个合营者在其中拥有各自的权益。除了要在合营合同中规定合营者如何确立对这一实体的经营活动的共同控制外,共同控制实体的营运方式与其他企业并无不同。共同控制实体拥有合营资产、承担负债、发生费用和取得收入,它可以用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和为合营活动筹集资金。

共同控制实体保持自己的会计记录并编制和提供自己的对外会计报表。每一合营者对共同控制实体的出资则作为长期投资进行合营者各自的会计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对共同控制实体的企业合营则由此产生新的会计方法问题——合营者如何对共同控制实体(合营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合并。

二、合营企业报表的合并——比例合并法

比例合并法是指合营者在合并合营企业报表时,按合营者在合并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中所占的份额与合营者的会计报表的类似项目逐项合并,相应地,合营者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合营企业”项目将按其在合营企业的股东权益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抵消。在合营企业中,合营者通过其在合营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中的份额来获取在合营企业未来经济利益中的份额,比例合并法能较好地反映合营企业中合营者权益。

比例合并法的合并程序与全面合并法(母公司对子公司报表的合并)基本相同,但由于合营者只是按照它在合营企业中的投资比例合并该合营企业的报表,因此,合并时需要调整和抵消的项目较为简单,主要差别有:

1、不确认“少数股权”及“少数股东应享有收益”

比例合并法只是合营者按其在合营企业中的投资比例合并合营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合营者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则包括了合营者在合营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其所占合营企业负债的份额,合并损益表包括了其所占合营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份额。故在合并报表中,不会反映其他合营者和非合营投资者的股权及其应享有收益。

2、对合营者与合营企业之间交易及未实现利润的抵消不同

由于比例合并法是合营者按其在合并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中所占的份额与合营者会计报表的类似项目逐项合并,因此合营者与合营企业之间的交易而产生的销售额及销售成本应按合营者拥有的权益比例进行抵消,合营者的未抵消部分可划归其他合营者和非合营投资者在合并报表中确认;而全面合并法,母公司与子公司间交易而产生的销售额及销售成本则是全额抵消。母、子公司间未实现利润本应按母公司拥有的权益比例进行消除,但基于行使控股权的母公司,才能决定诸如集团内公司间的内部销售价格,因而应承担公司间交易的全部会计结果,所以,全面合并法对公司间未实现利润100%抵消。而比例合并法则是按合营者拥有的权益比例进行抵消。

例:A公司与其合营企业B公司2000年度的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和200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A公司拥有合营企业B公司50%的股权,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按权益法核算其对合营企业B公司的投资。

2、2000年,A公司出售B公司30000元的商品,销售成本为15000元。2000年底,有10%尚未售出。

3、2000年6月,A公司将一台原价为20000元,已提折旧10000元的设备售予B公司。该设备原估计使用10年,已使用5年,估计无残值。A公司可得款15000元。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B公司购入后,交由管理部门使用,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00年底,A公司账上有应收B公司股利5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在合并会计报表工作底稿中需要调整和抵消的分录如下:

1、抵消合营者A公司对合营企业B公司的投资与B公司权益之间的项目。

①借:股本     50000
盈余公积    3100
期初未分配利润 23000
投资收益    6000
合并价差    1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77000
提取盈余公积1100
应付股利  5000

2、抵消合营者A公司与合营企业B公司之间交易的项目。

(1)内部销货交易的抵消

②借:主营业务收入15000(30000×50%)
贷:主营业务成本15000

(2)年末存货价值中所含未实现利润1500(30000-15000)×10%)的抵消

③借:主营业务成本750(1500×50%)
贷:存货750

3、调整合营者A公司与合营企业间让售自用资产的收益和损失。

本例中,A公司让售设备给B公司获得收益5000元,在合并报表中只应确认可划归为其他合营者和非合营投资者的权益(50%)的那部分收益,即2500元,调减所让售设备的合并价值,这样,所让售设备属于A公司权益的部分就恢复到按A公司原来的账面净值计价的基础。

④借:营业外收入2500
贷:固定资产2500

同时将当年B公司多提的折旧额500元(5000÷5÷2)划归合营者A公司的权益部分250(500×50%)应予抵消。

⑤借:累计折旧250
贷:管理费用250

按照第31号国际会计准则《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中的规定,如果让售资产导致损失,可视为变现净值的减少或长期资产净值的非暂时性降低,基于谨慎原则,合营者应确认损失的全部金额,在合并中,无需做任何调整。

4、抵消A公司应收B公司股利及B公司应付A公司的股利。

⑤借:应付股利5000
贷:应收股利5000
合并工作底稿
根据上述工作底稿,就不难编制出正式的合并会计报表,这里从略。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5年7月1日 21:16: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angkj.com/cai-kuai-kao-shi/zhong-ji-kuai-ji/201507300.html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